东北全面振兴,网络文学何为?

来源:文艺报1949 时间:2025-02-22


图片

会议现场

2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办的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研讨会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协同发展”为主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路宝出席并讲话。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作协领导、网络作家代表,网络文学平台负责人与影视制作平台代表等40余人参会。会议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主持。

图片

胡邦胜讲话

胡邦胜表示,当前,网络文学业态的发展日新月异,东北地区网络文学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要求,发挥网络作家多、作品多的资源优势,探索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路径。要顺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强化共有、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意识,加强协同配合,打造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新业态;要遵循文化新业态发展规律,建立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机制,推动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图片

曹路宝讲话

曹路宝谈到,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建平台优机制,聚合网络文学创作、组织、研究、产业等力量;深入挖掘东北地区悠久历史、红色文化、现代文明,以精品力作传递东北振兴强音;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为网络文学新业态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互联网意识,走业态融合发展之路

图片

研讨会现场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文化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东北地区如何结合自身优质资源,在新大众文艺的浪潮中找准赛道并实现弯道超车?激发网络文学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推进东北网络文化新业态发展座谈会上讨论的热点。

“能快速抓住网感的大多是网络作家。”网络作家银月光华认为,目前许多微短剧的编剧、作者和制片人都是写网文出身,而要实现从网络文学到网络文化的业态转换,网文作者还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作更多网文作品和IP,并将其转化为高质量、接地气、有流量的优秀微短剧作品。

网络作家羽轩W从创作角度谈到,东北题材与“年代+种田”类型特别契合。“像去年推出的《草原牧医》写了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兽医生活,《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也是以白山山脉为故事背景的网文作品,这些都为网络文学书写东北题材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她表示,自己正在写的旅行公路小说,也将会以文旅融合思维,融入大量东北地区元素。

把采风、短视频和文旅结合起来,是网络作家流云飘风今年想尝试的方向。“选定一些地方,一边采风了解当地故事,一边直播,还可以做成系列短视频。这样,既把网络作家如何深入生活展现了出来,又能以网络作家‘脑洞大开’的方式对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进行展示。做到一定规模,还可以拉动文旅和消费。”

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阅文集团副总编辑田志国、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等网络文学平台负责人围绕网络文学精品创作、新业态转化等内容对东北网络文艺发展建言献策。阅文集团将发挥IP全产业链开发方面的优势,继续探索网络文学与影视、动漫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晋江文学城将继续发挥“女性向”题材优势,加大对优质作家作品的扶持力度;番茄小说未来将重点在内容生态建设和作者培育方面谋划创新举措。大家表示,网络平台将推进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化业态的融合,拓展网络文学的发展边界,推动网络文学创新创造之路越走越宽。

发扬优良传统,深耕内容创作

“尔滨”热带火了东北文旅产业,丰富多元的东北文化正逐渐被更多人看见。与会网络作家表示,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态度,将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观、红色革命文化、现代工业发展作为网络文学的丰富素材,让东北故事在网络空间里形成风清气正的“大流量”和“正能量”。

“东北抗联这段历史以及背后的故事,是文艺创作的题材富矿。”来自辽宁铁岭的网络作家雾外江山表示,自己特别想创作抗联题材的网络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抗联英雄的事迹已经变成了历史的档案和记录,但他们坚韧不拔的斗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却应该让今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有责任在网络时代传承好、弘扬好东北抗联精神,把抗日英雄的形象塑造好。”

网络作家月关认为,网络文学不仅仅只有现实题材,“写都市、言情、历史、玄幻的作家,把自己擅长的题材写好是最重要的。真正能闯出一条血路的,不是靠政策扶持,而是扎扎实实的内容。内容写好了,作品自然而然能够很好地实现多艺术类型的转化”。

在网络作家冷光月看来,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网络作家资源,共同创建东北故事矩阵,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重点,进行跨省联合创作、资源共享,打造出一批东北题材网络文学精品佳作,为东北网络文艺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油画质感的田园风光、冬日晶莹的雾凇、秋日稻田的金色波浪、火山地貌的奇观,甚至工业遗迹的赛博朋克感,都能与网络文学多元类型融合。”网络作家八匹提到,东北的丰富性不应被“白山黑水”这种传统表达遮蔽。悬疑、科幻、种田、治愈等类型都可以承载黑土地的生态厚度与文化韧性,让读者在“追更”中重新发现一个既陌生又真实的东北——它不仅是老工业基地,更是冻土之下涌动生机的未来之地。

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作协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共同培育良好文学生态,为网络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多的创作支持和发展机会,激发创作热情和创造活力,让网络文学创作的灵感在这片热土上永不枯竭。

创新机制 协同发展 共促繁荣

建立畅通友好的平台交流机制,聚合网络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评论、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力量,推动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协同发展,是与会者在会议期间充分凝聚的共识。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东北文艺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胡哲表示,网络文学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是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中国第一个机器人诞生在辽宁沈阳。东北地区是现代工业的奠基地,未来可以加强中国参与世界工业与制造业进程中对东北地区独特经验的书写。”

内蒙古网络作家沧月傲天深受此次会议的激励,他认为,这为解决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加强联动、共促发展形成了清晰的思路。“相信未来东北网络文学必将向上、向好发展,涌现出更多网络文学精品之作,在全国乃至更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薇谈到,网络文学创作和研究要齐头并进。“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东北地区网络文学研究队伍建设,让网络作家、学者和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探讨交流。”

与会者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东北网络文学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明确了发展方向,凝聚了各方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东北网络文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和影响力,在全国网络文学领域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片

行动方案签署现场


图片

备忘录签署现场


吉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丽,辽宁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岩,黑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儒军,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等三省一区作协领导,以及吉林省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会议期间,三省一区共同签署了《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吉林省作协与阅文集团、番茄小说、晋江文学城签署了《推进吉林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合作意向备忘录》。


图片

现场合影



编辑:
上一篇: 关于开展2025年度吉林省文学创作专业自由职业者职称信息化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 网络文学赋能东北振兴:一场共谋发展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