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网络作家“书写抗战精神”启动仪式
暨主题采风活动在吉林市举行
崔皖琦
4月28日,由吉林省作家协会、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吉林省网络作家“书写抗战精神”启动仪式暨主题采风活动在吉林市举行。吉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亮,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研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全省各地的网络作家、各市州作协负责人近40人参加。
吉林省网络作家“书写抗战精神”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在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全体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亮,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研向抗日英雄魏拯民雕像敬献鲜花。随后,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吉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亮讲话
王亮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民族英雄杨靖宇诞辰120周年、壮烈殉国85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东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始地和终结地,吉林大地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战场,白山黑水间14年峥嵘岁月,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无数抗日英雄,他们用热血与信仰,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号召全省广大作家、网络作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深入挖掘抗联资源,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英雄故事。一要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凝心铸魂。全省各级作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好、实施好、开展好“书写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全省广大作家要勇担文学使命,通过散文、诗歌、小说、网络文学等多样化的文学形式,让抗战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二要扎根历史文化沃土,深挖吉林抗战英雄故事。网络作家要发挥优势,聚焦东北抗联在吉林的艰苦斗争史,通过走访抗联遗址、采访亲历者后代等方式,赋予作品真实力量。要注重年轻化表达,用生动语言与现代视角让抗战故事“活”起来,更好吸引Z世代读者。三要坚持多措并举,推出精品力作。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和省网络作协将联合开设红色课堂,开展“重走抗联路”采访采风活动,举办“书写抗战精神”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推出不同品类的优秀网文作品,推动网络文学向主流化、精品化迈进。四要拓展传播途径,弘扬抗战精神。省作协将与阅文集团、番茄小说、晋江文学城、出版社、长影集团等合作,让优秀作品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同时鼓励作家与党史研究机构、纪念馆合作,打造文学+影像+数字传播的全媒体作品。王亮强调,全省作家要以笔为炬,照亮历史的记忆,让抗战精神在文学中永存,为吉林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深沉厚重的精神力量。
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研致辞
马研在致辞中讲到,希望各位网络作家能够深入挖掘吉林的抗战历史,用心、用情、用生动的笔触创作出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抗战题材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吉林市将全力支持广大作家的文学创作,积极协调各方,努力提供便利条件。
网络作家徐二家的猫发言
通化市作协主席王旗军发言
网络作家代表徐二家的猫表示,80年前,我们的先辈用刺刀和热血守卫山河;今天,我们要用键盘和文字守护记忆。网络文学不应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更应成为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让我们以笔为旗,在数字时代重新点燃精神的火炬,让抗战故事在网络空间中焕发新生,让英雄的血脉在年轻一代心中永远奔流!通化市作协主席王旗军表示,通化的青山绿水,是东北抗联抗击日寇的战场,积蓄的红色资源底蕴,是广大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通化市作协将通过组织作家采风、在《玉皇山文学》网刊开设专栏等方式,推出继承革命文化、弘扬抗战精神的网络文学作品。
全省文学工作调研会议现场
尹是罡讲授“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启动仪式结束后,省作协召开全省文学工作调研会议,全面总结各地文学创作与发展成果,共同谋划未来文学事业发展路径。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尹是罡以“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为题为网络作家授课,详细讲述了东北抗联在南满地区的发展和战斗历程。
采风团合影
此次活动,网络作家们还前往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等地采访采风,深入挖掘抗战素材,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革命文化。
网络作家阿拉丁说,通过“书写抗战精神”主题采风活动,得以近距离地追随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聆听抗日英雄的丰功伟绩,见证一座又一座伟大而不朽的丰碑,使行走在新时代阳光大道上的我们,倍受感染和熏陶。我们要珍惜当下,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以文学之名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每一位网络作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